汽车说刊 行业|2025年9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购置税全额减免政策收官倒计时的催化下,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。15家主流车企合计销量达103.18万辆,零跑、小米等新势力品牌刷新交付纪录,鸿蒙智行等依托技术迭代实现量价齐升,而比亚迪虽稳居榜首却面临增速压力,市场竞争呈现多维度突围的全新态势。
这场"金九"收官战不仅折射出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,更暴露了主流品牌战略布局的深层逻辑。
9月销量榜单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化特征,头部阵营内部竞争白热化。比亚迪以39.63万辆的成绩继续领跑,但同比出现小幅下滑,1-9月累计329.01万辆的规模优势仍难以撼动。
值得关注的是新势力品牌的集体崛起,零跑汽车以6.67万辆的交付量创下新势力单月纪录,同比增长97%,连续七个月稳居新势力销冠,截至9月累计交付达39.55万辆,正式跻身主流车企行列。其成功得益于"高价配置下放"策略,12万级车型搭载激光雷达的产品组合精准击中性价比用户需求。
第二梯队中,鸿蒙智行以5.29万辆位列新势力第二,成交均价持续领跑新势力阵营,实现量价齐升,全系累计交付即将突破百万大关。
小鹏与小米形成"四万级"竞争梯队:小鹏交付4.16万辆,同比增长95%,MONA M03单一车型月销超1万台,X9则稳固高端MPV市场销冠地位;小米凭借产能释放实现交付量突破4万辆,但正遭遇退定争议、二手车行情波动等市场考验。
蔚来以3.47万辆创历史新高,旗下乐道品牌贡献1.52万辆,萤火虫品牌交付5775辆,多品牌矩阵初步见效,但乐道品牌环比下滑7.2%显现增长隐忧。
增速赛道上,阿维塔以145%的同比增幅成为黑马,吉利银河131%的增速推动吉利系新能源销量突破13.91万辆,奇瑞新能源也以55.4%的同比增长站稳行业前五。
相比之下,理想汽车9月交付3.4万辆,同比下滑36.8%,L系列受竞品挤压,i6新车交付尚未形成增量支撑,陷入"腹背受敌"的困境。
9月近70款新车集中上市,创下非车展月历史峰值,政策窗口期与技术升级成为核心驱动力。新能源购置税全额减免进入最后阶段,以30万元车型计算,消费者可节省约2.65万元,直接刺激了购车需求释放,广州、深圳等地叠加3亿元补贴、5000元充电卡等地方政策,进一步放大市场热度。
鸿蒙智行成为新车投放的最大赢家,秋季发布会"三箭齐发":全新问界M7以27.98-37.98万元售价覆盖家庭市场,增程版1625公里续航搭配华为乾昆智驾ADS 4.0系统,标配34个传感器实现全场景感知;享界S9T作为首款旅行车,凭借801公里纯电续航与83.3km/h麋鹿测试成绩,小订突破4万辆,开辟智能旅行新赛道。
传统品牌则采取"燃油电动双线并举"策略,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重塑燃油车价值标杆,欧拉5、奇瑞瑞虎9X等纯电车型聚焦细分市场,搭载猎鹰700等自研辅助驾驶系统。
智能驾驶成为新车核心竞争力标签,华为乾昆智驾ADS 4.0系统的普及带动行业智驾水平升级,小鹏、蔚来等品牌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。
零跑即将推出的旗舰平台及首款车型D19,鸿蒙智行的功能升级计划,预示着技术迭代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。
面对市场变化,主流品牌呈现差异化战略路径,技术自研、全球化布局与品牌矩阵成为破局关键。比亚迪持续巩固规模优势,依托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维持成本控制,1-9月累计销量突破329万辆,但其同比下滑态势显示需加速高端化与智能化突破。
新势力品牌中,小鹏构建"标杆车型+细分市场"双轮驱动模式,在10-15万A级车、高端MPV等赛道建立优势,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,9月宣布奥地利格拉茨工厂启动本地化生产,2025年Q3实现G6、G9欧洲量产,此前已在46个国家和地区拿下32个市场销冠,本地化生产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成本提升竞争力。
零跑则开启"性价比+高端化"双轨战略,在巩固12-20万市场的同时,即将发布旗舰车型D19冲击高端市场,试图复制性价比路线的成功经验。
多品牌矩阵成为头部品牌的共同选择:蔚来形成"蔚来+乐道+萤火虫"覆盖高、中、入门市场的布局,9月销量证明其在中低端市场的突破,但需解决乐道品牌增长乏力问题。
吉利通过银河、极氪等品牌覆盖不同价位段,13.91万辆的月度销量彰显多品牌协同效应。理想则押注i系列差异化竞争,试图通过新产品线摆脱L系列增长瓶颈,但内部定价重叠与外部竞品冲击仍待化解。
随着购置税政策窗口期进入倒计时,四季度市场将迎来收官决战。小鹏X9增程版、极氪001焕新版等新车即将入市,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的叠加效应将持续释放。
从9月数据看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,只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、持续技术创新并构建全球化能力的品牌,才能在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。